《稻香季节》是1964年杨德衡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时的毕业创作。这张画最初的创作灵感是1961年困难时期,杨德衡下乡劳动,守夜保护粮食。黎明前,在歉收的稻田边行走,惊动了白鹳鸟。由于思想的升华使立意和艺术处理产生了质的变化,演变成画水稻丰收开镰收割时惊动了白鹳。一群白鹳从海洋一样丰实的稻田里飞起,鹳群搅动稻浪,飞向远方。金黄的稻浪映衬雪白的鹳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用工笔重彩的形式,表现大面积的稻田前所未有,是一次花鸟画直接表现生活的成功探索。《稻香季节》内容新、形式新、技法新,打破传统花鸟画的旧有格局,成功的表现了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广大民众对粮食的深情厚意和企盼丰收的愿望。这既是作者个人的情景交融,又是时代的、广大民众的情景交融。初次展现了杨德衡花鸟画关照社会、关心民众情感,追求花鸟画大境界的创作端倪。至今,作品仍以亲切、清新、雅俗皆俱的艺术魅力打动着人心。堪称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奠定了杨德衡先生在中国花鸟画坛的大家地位。
杨德衡像
《稻香季节》 91×113cm 1964年
国画大家杨德衡先生的经典作品《稻香季节》第一次出现在北京是1964年它刚刚创作完成不久,参加由高教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1964年毕业生创作成绩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美术界引起了轰动!
《稻香季节》在1964年第六期《美术》发表。
1964年11月25日 《人民日报》第六版发表《稻香季节》及专题评论。
《稻香季节》第二次出现在北京是2000年9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杨德衡鹤乡情画展”上。
杨德衡在“杨德衡鹤乡情画展”上接受媒体采访。
《稻香季节》第三次出现在北京是2016年4月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首发式。
杨德衡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首发式上接受媒体采访。
杨德衡与夫人张淑秀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首发式上。
近日,《稻香季节》以户外灯箱广告的形式再次出现在北京东三环劲松桥海文大厦。
广告中的二维码是杨德衡先生的雅昌官方网站。网站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杨德衡先生的艺术成就。内容包括:
一、艺术家介绍
简介、艺术年表、艺术风格、获奖
二、作品1452幅
工笔作品133幅、写意作品286幅、没骨作品261幅、写生作品352幅、创作草稿406幅、连环画14幅
三、个人展览20次
四、拍卖行情17幅
五、艺术家资讯153条
艺术评论71篇、动态17条、个人观点47篇、视频18个
六、相册737张
创作写生186张、生活写真127张、艺术交流79张、社会活动26张、历史文献45张、展览及研讨50张、写生采风113张、报刊报道111张
七、收藏捐赠
收藏50幅、捐赠25幅
八、出版著作42本
(以上数据截止到2020年5月26日)
欢迎品鉴。
杨德衡作品销售热线:13701177755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