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由权威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委会”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精选了杨德衡的两幅工笔花鸟画作品,一是《春归图》,一是《稻香季节》。这是历史的评价,是有理由的。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画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与时代进步结合,与现实生活结合,古老的优秀传统被激发出新鲜的活力,焕发了青春。“以真为美”或“真既是美”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一再倡导的美学观念;以生活为源,以人民为根,推陈出新,这种科学的创作方法成为我们艺术的主流。《春归图》、《稻香季节》的成就,就是这种时代潮流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上的一个突出反映。
《稻香季节》创作于1964年,这是杨德衡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时的毕业创作。当时,美术评论家何溶曾预言:《稻香季节》的出现,象征了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历史性转折,将来要写进美术史的。这个预言已经实现。“开镰了!人们走进稻田,驱散了晨雾,也惊动了在湿地觅食的一群白鹳,鹳群飞起搅起了麦穗的波浪,它们飞向了远方。”虚虚实实,遮遮掩掩,一片金黄,一片雪白,把鹳鸟映衬得很美,又有些神秘浪漫气氛。这里主体形象与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艺术的典型,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归图》完成于1997年初,正是举国喜迎香港回归的那一年,这时杨德衡已是著名花鸟画家、辽宁画院副院长了。这是一幅10。5米长、2。48米宽的巨幅重彩工笔花鸟画,表现了春天、大地和春归的鹤群,气势恢宏,寓意深刻,充分发挥了工笔重彩画的典雅、精微、庄重、堂皇的效果,自然地流露出一派庄严崇高的精神。5比1的超宽银幕式构图,为鹤群的归来创造了一个自由翱翔于高空、俯视大地的环境,大境界由此而生发出来。由于画幅的巨大,近处的鹤比真鹤还要大些,有着震撼的效果,分外真实感人。画面上的11只鹤个个有着属于自己的飞翔动态,同时又相互衬托,相互对比,构成一组组集体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大的意境需要大的手笔来表现,画家在工笔重彩的技法中,适当地融进了写意的成分,在环境背景的刻画中吸收了写意山水画和水彩画的技法,有意识地加重色彩的表现意味。画家把自己的构思凝结成一串诗句:“悠悠大地育青苍,玉宇澄埃重晴朗,百鸟有情今更切,严冬过尽急还乡。”画家是以明晰的思想,炽热的激情来作画的,这是一种历史的使命感。
从《稻香季节》到《春归图》,画家坚定地走了一条新的花鸟画创作道路,尊重传统又不为传统所拘束,以科学的思想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充实、发展传统,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创作道路。三十多年的刻苦实践证明:花鸟画同样可以画出深邃重大的时代主题,在表达思想深度上,在传达博大的意境上,可以与其他画种的优秀之作媲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这十几年,在杨德衡的艺术生涯中,是一个自我磨练、寻找精神家园的时期,探索复探索、九死而不悔地走深入生活这条路,从生活中找到了自己艺术的家园。鹤乡就是他的这种家园。他十赴鹤乡,不仅有黑龙江的扎龙、吉林的向海、辽宁的盘锦,甚至还有江苏的盐城。在鹤乡,画家与养鹤人交谈,阅读抄录鹤的科学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态与习性,同时在丹顶鹤栖息的沼泽湖边,在芦苇、草丛之间与鹤朝夕相处,观察其飞翔、求偶、卵雏、教子、争斗、对歌、对舞、长鸣等等动作与神态。有时甚至冒着随时可能坠入没顶深的沼泽的危险,穿着水衩、踩着芦根连起来的筏子前进。许多生动的鹤、鹳、鹭的动态速写就是这么画回来的。不知不觉中,画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化,为鹤对乡土的爱恋和对爱情的忠贞而深深感动,由此孕育了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鹤有自己的群体生活、家庭生活、爱情生活,表现它们有广阔的天地。由此画家以“拟人化”和“生活化”的创作方法,历时十载完成了鹤乡图系列作品,包括《春归》《乡情》《对歌》《舞恋》《情侣》《问世》《哺育》《梦乡》《迎击》《自立》《教子》《思亲》《初试》《南归》。有的作品参加全国美展,《春归》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优秀奖。其中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的《哺育》一画,庄重慈祥的母鹤浸润在温馨亲子的感情里,父鹤舞动着翅膀啄着一条小鱼归来,准备哺育孩子们。草叶苇根铺成的窝巢和水中朦胧的水草画得一丝不苟,是用没骨画法画出来的,造型遒劲有力。笔墨可与宋画比肩,而情境不可同语。
画论“师造化”有云:“览宇宙之宝藏,突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览饫看,冥思遐想,穷年累月,脑胸中自具神奇,造化方为我有。”师造化,得心源,不是那么轻易成功的。到生活中并不只是去索取素材,实际是一场不间断的思想探索与形象思维的磨练,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践。直接生活促进间接生活的积累与消化,有着直觉与联想的广阔天地。要造化为己有就必须经过穷年累月的饱览饫看,冥思遐想,生活的神奇一面才能为你展示。这就是杨德衡给我们的启示。
贲庆余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2000年《美术》第8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