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在鸟类里属鸭科。有鸿雁、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灰雁、雪雁、黑雁、白颊黑雁等品种。鸿雁和豆雁地方名称大雁。入诗入画的主要是这两种雁。大雁是人们喜爱和熟悉的鸟类,雁南飞,标志着秋去冬将至,雁归来时,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来了。鸿雁传书,目送归鸿,寄托着人们的感情。大雁憨厚、朴实、形象可爱。它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强,迁徙时在空中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夜晚集群而居,入睡时,总有一只老雁守夜警卫,遇险时即发出叫声惊醒雁群,迅速远走高飞。“夜栖川泽中,千百为群,有一雁不暝,一警众也”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由于大雁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常常是诗人、画家表现的题材,“借物寄情”、“有感而发”。古代画家中,画雁的名家有明代的林良,清代的朱耷(八大山人)、边寿民等。
大雁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沿岸的滩地和沿海湿地沼泽地带。以谷物种子和草本植物为食。大雁是候鸟,三月份返回北方的故乡,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十月份南迁,飞越数千公里,到黄海滩涂及更南的地区越冬。
鸿雁是雁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背部大多为暗褐色,头顶和后颈正中央为棕褐色,腹部几乎是白色。雄雌在外形上区别不大,只在大小上略有差别。雄鸟嘴基有膨大而成冠状的瘤,雌鸟则不发达。嘴和爪是黑色的, 和足为橙黄色。它是家鹅的祖先,鹅与鸿雁的体形、斑纹极相似,故有“雁鹅”之称,只是家鹅更肥大笨重,飞翔能力退化。
豆雁的头、颈为灰棕色,背和肩部为暗棕色,腰部棕黑色,腹部为浅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下部为白色。尾羽棕黑色,并有较宽的白色边缘。嘴黑褐色,上下嘴近端处有黄色斑。跗蹠和足橙黄色。
画雁当以雁为师。雁的神态、形体结构、色彩及斑纹特点,需要到动物园仔细观察、写生、积累素材,画起来才能“成竹在胸”。笔墨技巧既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的笔墨游戏,也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通过观察理解对象,经过提炼、加工、概括出来的。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用小写意法画鸿雁的方法步骤。
(1)确定雁在构图中的动势、位置,用木炭条简要地起个轮廓。画无定法,从哪里画起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先从背部画起,用赭石调淡墨,水分稍大些、笔尖蘸较重的墨,用点厾法,两大笔侧锋画出两翼的隆起。
(2)用水分略少一些的笔蘸浓墨画飞羽。注意笔与笔之间留适当空隙,避免黑成一片。用重墨画尾羽,提线,表现白色边缘。趁未干用浓墨侧锋笔画覆羽斑纹,按结构画,从后往前,由宽渐窄,由浓渐淡。
(3)用水分较大的淡赭墨笔蘸较重的墨,侧锋画出体侧的羽毛,与背部的笔触之间留适当空隙,点出腹、胸。待稍干蘸少许重墨勾斑纹,从后往前自然渐淡。再用淡墨笔侧锋点出臀、尾下部。
(4)画头颈部。先用淡赭墨点出颊、腮,然后从头一直画到颈基部,待稍干蘸少许浓墨在头顶及颈后中央复一笔,由浓渐淡、自然渗化。颈前部和与胸衔接处,因几乎是白色,可以用淡墨线提一下轮廓。用焦墨画冠瘤、喙、鼻孔。
(5)中锋重墨勾跗蹠、趾、蹼,干后添朱磦。点睛。
《美术大观》1999年11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