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德衡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杨德衡从艺50周年写生作品集1956——2006》

2017-11-06 15:00:4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德衡
A-A+

  自序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转瞬即逝。50年前,我是一个刚刚考入东北美专附中风华正茂的17岁少年,如今,已是两鬓如霜的67岁老翁了。出版这本画集,是想从写生这个侧面做个回顾和总结,也为从艺50周年留个纪念。这些作品,是我从现存的近三千幅写生组品中忍痛割爱、反复筛选出来的。

  我自踏上艺术之旅,就十分喜爱素描、速写。每每见到米开朗基罗、门采尔、列宾等西方绘画大师和徐悲鸿、黄胄等中国大师们精彩的素描、速写就激动不已,爱不释手。从那时至今,画速写不仅是我学习、工作的需要,也成了我的爱好和习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不管走到哪里,不勾画几笔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些写生习作,从时间来说,跨越50年。无论是在美术学院附中、本科学习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风风雨雨的年代,甚至在身处逆境不能搞创作的岁月里,只要有机会,我就坚持画几笔速写。那时的速写有多少实用价值和艺术性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到生活的乐趣,它是我情感的寄托;从地域来说,包括了祖国的东西南北中,既有黄山、庐山、泰山、华山、峨眉山、长白山、桂林、西双版纳、长江三峡、南北鹤乡等名山大川,也有不知名的小山沟沟和我的家园,还有海外的一些都市风光;从题材来说,既有工厂、农村、渔村、果乡、山村,也有学校、医院、幼儿园等。我一到生活中去就会兴奋起来,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因为生活和自然中本来就存在许多美的典藏等待画家去发掘。不能抱着狭隘的实用目的去“按图索骥”。有些当时并无目的画的速写,若干年后创作却用上了。选择对象看似无目的,但画的时候却要目的明确,或取其动势,或取其形象,或取其场面,或取其色彩各有侧重,这些完全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定;从画种来说,既有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也有素描、速写、色彩。我有意尝试各种工具带来的不同效果。用中国画工具直接面对实景写生,开始觉得很困难,画多了就比较顺手了。有些时候受时间、气候等条件限制,现场只能完成五六成。但只要把当时的感受之点抓住,回家把它深入完成,也要比照照片画强上十倍。它对提高构图能力、笔墨技巧及综合修养都大有裨益。

  有人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落后的手工方式,拍点照片,用摄像机搂一圈,素材不就来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这些现代化的手段,我并不拒绝使用,但只能作参考,不能代替自己的手工劳作。画家就是手工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手、眼、脑的配合永远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户外写生就是不断培养和强化这种能力的最佳手段。经常写生有助于保持儿童般的天真,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对中老年画家来说,保持这种“童趣”更为重要。如果因为见多识广而麻木,对美的东西失去敏感而无动于衷,那艺术生命也就快要终结了。

  我坚持画写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我选择的是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这条道路决定了主要用人人能够接受的写实主义手法。那就要讲造型、笔墨的基本功,就要讲意境、构图、色彩等等各方面的修养。如果选择别的什么主义,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我认为写生的好处多多,这种方法没有过时。有生之年,只要还能工作,我还会坚持不懈。我在前面谈的关于写生的体会,不是说我已经画得多么好了,恰恰相反,我是怀着几分不安的心情等待专家、同道们的批评指正,也愿与青年美术学子们切磋交流。

  在此,向为出版这本画册帮忙的各位朋友致以诚挚地谢意。

2006年10月3日于云鹤轩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德衡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